|
/ f6 D7 |7 W# j* t) Z9 C/ z7 E# c
~6 D+ y6 F. J$ n/ ~/ o6 q5 V& Q
我的孩子口吃了,怎么办?
. ^. ]$ d' k" ^# {8 d, [ 我的孩子今年2岁半,平常非常会讲话,能说会道的,但是大概2个月前说话有一点结巴,我们没多在意,但是现在口吃蛮厉害的,该怎么纠正过来?
! ~6 {' E$ ~( k9 m4 I+ a3 }' W: H# l0 m; Q0 G2 ?
最佳答案
) G8 R' ?, p( G 研究发现,口吃者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反应与成年以后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口吃的儿童一般不会对口吃这件事过分留意,而且在这一时期口吃的条件反射在大脑中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是比较容易矫正的时期。# a" r" u% ]# W; y8 B# J
1 Z D j- x( `; U/ \& V6 e! ~ 幼儿口吃有两种情况,一种即所谓由紧张类型决定的。人在感到紧张时,通常会有相应的肌肉群发生紧张,而由于基因的不同,有2%的人在心理紧张时,使喉咙部位的肌肉发生紧张,形成口吃。第二种情况是后天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的口吃病患者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其口吃是在幼年时学来的,而其学习过程则与周围环境有关。譬如家长在孩子口吃时都会”善意”地对孩子说:“怎么又结巴了,下回注意别再结巴了……”等等,这样说表面上是提醒孩子注意,实际上会使孩子在心理上留下阴影,时刻警惕口吃的出现。而这种“警惕”心理一旦发生,极易导致口吃性心理循环的发生——越是警惕,越是口吃。结果就真的形成口吃了。这种通过学习形成口吃的比例在口吃者中占的比例最大。形成口吃一般在7~8岁语言习惯形成以前,如果您的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两个月,可能口吃还不严重,得到治愈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是作为家长需要注意:
0 p+ p0 b5 ]* G' I {0 {# u! f5 I u8 G( O3 s# Y+ _
1.尽量使孩子避免接触有口吃的人;; X2 }2 N" X3 F2 w% L$ v( E" z
2.尽量让孩子远离紧张环境,譬如在游艺场乘坐过山车、看恐怖电影、玩电子游戏等;5 d9 Z6 Y4 @# q a3 f
3.不要因为口吃训斥孩子,也不要提醒他,在发现孩子紧张时可以轻轻抚摸他,并嘱咐他“别着急,慢慢说”,在他遇到难发的词语时,替他说出来,减少他的紧张,让他逐渐忘记口吃。1 [6 d/ g: n. A! S3 q
4.可以带孩子慢慢念儿歌,譬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让孩子养成在放松的心态下说话的习惯。
]/ e8 l: a+ E. q6 b7 K6 |2 b4 c ; i, {- L+ |0 {# [0 H Z5 j
来源: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口吃科学论 小语 如需咨询口吃矫治相关问题,可加老师微信:kouchi520qq
" s! N* [% \& ^; s. }" s+ `# b1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