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回复: 0

你有无数方法抵抗口吃,却找不到一种方法接纳口吃。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回帖

4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53
发表于 2025-7-4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 Y: D. }0 O+ {, `0 P7 {

5 R; u: s" b+ w1 w
口吃的人很固执,喜欢钻牛角尖,喜欢追求完美,至少是语言表达上的完美。要我来说,受口吃困扰的人们,都是重度“强迫症”患者,接受不了任何口语上的闪失与差错,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 i, L' Z6 X9 F* P7 R
自从我发现自己口吃以后,就特别在意自己的表达。而且我也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一定能够“战胜口吃”。

: }7 D1 W' X8 F; G
于是,我从很多角度去分析口吃的原因。

& d# ?1 b! q4 P* `8 R7 O" o
我会从气息流动方面去感受我说出的每一个字,我卡住的每一个音节。然后认认真真总结,做笔记,把自己的难发音都记录下来,列出了一个自己“发音困难”的字母表,然后照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因为是谁说过,“成功就是不断的重复”?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 }8 G" [4 ~  s
但是,练习的越频繁,投入的时间越长、精力越多,你就越容易“走火入魔”。因为付出了太多,任何一点点的闪失和倒退,都会让更加敏感的你,承受不起“失败”的重压。
$ \6 z, _0 F* I; ?" Q6 N1 T
一个本来可以轻松脱口而出的话语,被我这么一练习,变得带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俗话说,飞得越高,摔得越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口吃练习也是一样,练习得越辛苦,越容易变得敏感脆弱。
  S9 `" Y. e" N& {' C  T: G
不管你认不认同,我认为在“口吃”这件事上,“偷个懒”比“兢兢业业”要好。
5 Q4 A$ `* [0 x" |' x
为什么呢?

9 t+ C, ?; t) e3 q% t! f6 G9 n6 @4 w  p
第一,“偷个懒”意思是放弃挣扎,别被网上的励志故事洗脑了!经过艰苦努力最后成功战胜口吃的故事,绝对是少数。否则,假若经过努力人人都会成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口吃者到现在还备受困扰了。

/ _! S; s; i9 o1 {" a
可悲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喜欢把“个例”当作模版一样大肆宣传,然后鼓吹所有人去学习他们的行为,并不负责任地告诉人们,你们会成功。这种畸形的思想,着实误导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

5 x9 m1 O$ |. E" T$ i6 C
请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努力并不一定能成功,反而会起到负作用,至少在口吃这件事上,

. o" E1 o4 {1 M: k
第二,除非你想当一个专业播音员or主持人,否则,不要天天对着书练习朗读、练习绕口令、练习各种你认为可以减轻口吃或消除口吃的方法。这些“抵抗口吃”的方法,就像是一把拐杖,一旦离开这副拐杖,你便失去了原本的语言能力。
- @6 h! t5 }5 t1 F) |0 k7 g
练习得越多,你对这把“拐杖”越依赖,你本身的语言条件反射就会淡化,换句话说,过度练习实际上是对你自然语言系统的一种损害,表面上看,这些各种各样的方法是在“重塑”你的语言,但是细细想想,这些方法让你不再专注“想说什么”,而是让你关注“怎样说话”,这种思维方式是极其别扭的。
+ m7 W' W+ r+ t$ R9 U# A( o: Y' Y3 I
第三,为了不口吃,你苦苦尝试N多种方法,放音技巧自己掌握了一大把,就我而言,对特定的某个音,我总结了好几种避免口吃的方法,这导致我说话的时候,不知道该运用哪种。因为每种方法都不一定百分百成功,每种方法也不一定什么时候奏效。有的时候这种方法很好用,换一个时间地点人物,这种方法就怎么也不好用了,此时不得不换一种方法。
. f& K! j6 G# F" N
日积月累,每个字的发音方式有好多版本,这让我在说话的时候不知所措。甚至忘了之前自己是怎么说话的。

5 Z  R% y  G0 L  P  L8 n2 i
朋友,当你过分纠结于“方法”的时候,不如“偷个懒”。
8 @$ E2 e" X  a1 ?0 D! L, G. P4 d: \& X
有句话怎么说的?“无招胜有招”。你有无数种方法“避免口吃”,但是,你有没有一种方法用来“接纳口吃”?有没有一种心理状态,去平静地口吃?

2 A! q% l' |1 y& m, r4 R
如果在某个时刻,什么方法都不管用了,你很着急,那么,请只用一种方法,去做最简单的事情——接纳

0 \1 G% X9 \2 x- e6 [

* H. |9 ^; Y8 D: w5 P$ C
来源: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口吃科学论 小语
用户在口吃科学论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yangge@kouchi520.com
如需咨询口吃矫治相关问题,可加老师微信:kouchi520qq* |4 g7 f& J6 q) z6 ^: E0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口吃科学论 ( 苏ICP备17058537号-1 )

GMT+8, 2025-7-17 06:42 , Processed in 0.1069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