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3 F) `5 y' \当我们开口说话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会处于不同的环境中,而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表达自我。
, e6 ?3 z7 W4 F. C; k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生病的时候,比如感冒发烧了,我就不会口吃;特别难过的时候,哭的时候,也不会口吃。这是因为生病或者哭泣的时候,你的全身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你的心理已经毫不设防,直接结果就是,你的说话方式处在正确的运转轨道上。
1 C7 n, Q1 L" N, I1 P8 V3 M1 U3 c试想,生病的你,说话语速必然会放慢,哭泣的你,并不像正常时间那样,一句接着一句说,而是说的断断续续。这种说话方式,其实是最正确的。因为,“慢”和“断断续续”意味着抑扬顿挫,意味着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语言和酝酿情绪,也意味着你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想说的话上,想抒发的情绪上。
+ w) M( D& ~' y3 |/ e! I
如果你问我:口吃者说话和普通人说话有什么区别?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 M1 z1 H8 J5 U$ e# M$ @3 O% F口吃者是为了发音而说话,
普通人是为了表达情绪而说话。
口吃者说话的目的是说顺,
普通人说话的目的是与人沟通。
3 @/ ]) N8 k7 j; S2 Q a. M
) x, A, v+ {# S* M# e) t5 e
当你纠结于具体字词的发音,你就处于错误的说话方式了。这不仅不利于你的语言表达,甚至还会损害你原本有逻辑的思维体系,导致更严重的口吃发生。
因此,请你为了自我表达、为了抒发情绪、为了沟通交流而说话。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了事。
9 j! \! z( I$ a2 y. T
端正了这一态度,你才能在说话时更加踏实和坦然。
( r! r3 L, U5 V# Q6 c! y
我还想举两个例子:
! E9 D! i/ x6 I
一个是唱歌、一个是朗读。
8 ~; o' p% s, u$ ~
语言的另一种演绎方式就是歌唱,我相信的部分人是喜欢唱歌的,因为唱歌对于发泄情绪来说,是一种很棒的途径。而口吃再严重的人,唱歌是顺畅的,是不会发生口吃的。
* o1 k* i1 C, c' @0 n%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音乐有“节奏”,所以,只要跟着节拍,就不会口吃。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被大多数人发现,那就是:唱歌传达出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或兴奋或低落、或开心或难过、或甜蜜或苦涩,唱歌的人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绪中,因此对“口吃”这一心理障碍“视而不见”了。
5 c) [% }; i: G; B" C; ~这种情绪的带入和投入,跟口语表达是殊途同归的。很多人朗读不口吃,一交谈就口吃,我认为也是这个原因。那就是:朗读情感浓烈,说话情感则要淡了许多。
( Y( t* _" D6 m! v- V- B" n) A
所以,当你与人交谈时,多些情感的投入,比如:为了获得新的知识而说话、为了表达自己的价值而说话、为了关心亲朋好友而说话……而绝非为了说话而说话。如此,口吃就会减轻不少,这是经验之谈。
1 T# B! ~- ]" _
这个时候,再适当加入一些口语发音技巧,就可以让你的语言变得鲜活起来。
- i% ]1 W, G% r* K" f# w0 K+ C9 n
W4 ^( l$ s; o' y+ k: A5 d
如需咨询口吃矫治相关问题,可加老师微信:kouchi520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