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P) q I; ^/ J p, W
2 H" Y1 c n0 R$ e# ]
9 o8 S1 @1 I" S+ o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辅音)、字和词的恐惧,对特定情景的恐惧,焦虑,紧张,害羞和言语中“失控”的感觉。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基本信息又 称结巴,磕巴英文名称stuttering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遗传因素,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神经生理异常,心理因素,生理疾病,模仿,暗示传染性无, ]% r; ^ v8 a; t q
9 l# X! Z; W7 ]6 d v1 b病因
6 U% q1 J- n; @& _+ }9 K2 R1.遗传因素 ]! K( [$ `' G) M B/ T
已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5。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9 M L) T9 i! B* E9 b* ?- o H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 s. B* G% M! e7 Z
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 l- ^! A6 w6 A7 {: s
在学龄前儿童当中,男童口吃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且女童口吃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在五年级(大约11~12周岁)以后,男女口吃比例增大到4:1。家长在发现儿童有口吃症状后,应当立即带孩子找言语治疗医师就诊,不应拖延,更不应坐视不管、祈望口吃自动康复。
3 _: b: Y/ l1 D) Y4 |8 j9 ^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专家指出,由于左脑未能充分掌握让语言区域运作的时间性,左脑过度弥补这个缺失,令说话不能流畅。利用磁共振仪器扫描口吃人士的大脑时,研究发现,他们存在某个区域的活动或组织结构与说话正常的人士不同(如大脑皮层的语言侧化、中枢高级听觉区颞平面等异常,及前扣带回、前岛叶、基底核、小脑、边缘系统等活动异常)。
; O3 }4 p( ^1 c) P6 Y; o6 k3.心理原因: U( r, @/ P5 C. g L7 b
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 K# C- x3 I: c1 ?3 F# b4.生理疾病
6 r1 M4 Z8 g# Y( B* r( Z$ B# k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8 n- T: L! n. z2 z9 K+ n
5.模仿和暗示。
/ I. X' @2 \' B: ^ e! {+ Z. b* v) C& o4 [: t& g
临床表现; Z/ w& H: x9 C0 W! b
口吃,不光是指你说话时结巴的这种现象。事实上,它包含了三大紧密相联的层面:+ o) f) m$ \& ~: H }
1.口吃的核心行为
3 M% Z/ C, G+ I& p6 p也叫做口吃的核心症状。指的就是你这种结巴的、不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你原本应当是流畅的,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过程,被过多的、无法自控的语音重复、拖长和卡壳所中断的这种现象。
- F5 a0 V/ L. A: P, G) B2.口吃的附加行为
# h) i, H% |9 q1 O4 B; f2 A也叫口吃的第二行为,或口吃的第二症状。它指的是你为了逃避和摆脱口吃的核心行为,所表现出的各种不正常动作和行为。像是眨眼、跺脚,清喉咙、面部和脑袋抽搐,咬手指——以及说话故意停顿,或逃避某些容易使自己感到压力、说话结巴的场合等等。5 V( p0 H) M, M+ F. f; ~
3.口吃心理: M$ t5 c' g' V0 _6 i: z: I
口吃最为神秘而巨大的部分,包含了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它既包括了口吃给你所带来的恐惧、焦虑、压力、羞耻、内疚、挫折等负面感觉和情绪,也包括了由此导致的你对口吃、对自己、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和认知。
* j8 c' J$ H. J; p. g% C4.口吃的附加行为和心理特征表现
6 F( e: h7 h6 h, d& d3 Y: L(1)心理特征①恐惧心理:是口吃朋友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对说话、交际极度恐惧,他们竭力逃避说话、逃避交际、掩饰自己的口吃,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从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恐惧症:口吃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电话恐惧症等等。②悲观心理:是加剧口吃症状的一大心理因素。因为口吃,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遭遇的挫败太多,而他们又认为口吃是治不好的,这辈子是完了,进而对前途感到无望;反之,极度悲观心理又加剧了口吃的症状,造成恶性循环。③消极情绪:也是导致口吃的重要原因之一。事业上的溃败、情场上的失意,会使你的精神遭受沉重的打击,若转不过弯来,有可能会使你一蹶不振。这时的消极情绪与我们的口吃没有必然联系,但却是导致我们口吃的一根导火线。④由于长期的口吃,在交际场合受挫,会使我们的精神处于萎靡状态。主要体现为缺乏斗志、精神恍惚、意志薄弱、对生活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也是腐化人心灵的一剂慢性毒药。
! O, x+ u! k9 U9 t1 V" r) g. K(2)性格缺陷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抑郁羞怯、优柔寡断、寡情焦躁,这大多数口吃者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严重者甚至有变态性格。①自卑懦弱:口吃者大多非常自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个性懦弱怕事,受人欺凌也不敢保护自己,而是逆来顺受。②自我封闭:口吃朋友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与外界隔绝开来。尽量回避一切人来客往;工作、学习、购物时战战兢兢、诚惶诚恐。③抑郁羞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是口吃者的一大性格缺陷,情绪整天处于孤寂、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之中;害羞也是一种过于自我的表现,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在人前总是表现出一副忸忸妮妮的样子,不能落落大方的表表现自己。④优柔寡断:好像是大多数口吃朋友的通病,他们在遇事时缺乏主见、犹豫不决。⑤寡情焦躁:口吃者初始是因为害怕说话、害怕口吃、害怕交际,于是回避与亲友的一切交际,久而久之在与人相处时变得越来越冷漠;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一个性情温和的老好人,当与最亲密的人相处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对他们发无名之火,甚至对他们暴喝如雷。7 f# c8 q; y [2 Z/ T( ]2 ]$ H0 W
(3)行为畸形①逃避热闹、孤独喜静。②常立志、常矢志,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口吃朋友想改变自己,但行动力太差,不能持之以恒。③在社交场合嘴欲言而嗫嚅、身欲行而趔趄,行动拘谨、手足无措等。% l! n) |6 Y, g, E
(4)言语病态表现为急、快、猛、重,欲说不能;脸红心跳、脸部肌肉扭曲、体态动作古怪等。口吃病基本上兼有以上四大特征,我们在为自己制定矫治方案时只有兼顾多方面,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v2 y: x9 v8 E$ r5 G, {
. z3 D' M+ Q& O
治疗
, p4 {) l9 [, m b7 e对于口吃问题的原因和症状,人们取得了很大的共识。但是,对于口吃矫正方法,人们却没有统一的共识,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矫正口吃的方法。3 a7 Y! j, C8 D/ J: y1 b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n4 f- ?+ U3 R: Z
1.发音法. f8 Z! w: r& S* {$ f6 S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 E8 i$ C8 P& T4 o0 z9 ]9 ]2.呼吸法
7 n' |1 q3 }+ e" F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 h# g+ A* T O3.突破法# m1 e* _+ N" H* W2 b% {) Z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5 @ v$ m+ G0 d" f! N$ b4.森田疗法
! c3 b: _* Z/ Z* F( J9 r2 Q5 k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6 B' @2 t: ^4 R& f8 H4 A
5.药物治疗0 U# A6 G3 x* s4 i* y2 `$ ?- ^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奥氮平。这些药物减轻口吃的疗效已经通过双盲、安慰剂效应受控的临床研究的检验。这些药物一般可以减少口吃程度33%-55%。不过氟哌啶醇由于有很强的副作用,很少用于口吃患者。利培酮和奥氮平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尚未批准这三种药物的任何一种用于口吃治疗。目前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结果顺利的话,不久FDA可能会批准第一种用于口吃的药物。另一种对减轻口吃有效的药物帕戈隆是一种特异性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调节药物。
$ i/ V9 G' ]+ |3 Z3 ?其他一些药物能够加重口吃,甚至引起不口吃的人口吃。这些药物包括一些多巴胺激动剂,例如利他能;以及一些特异性抗血清素重吸收类药物(SSRI),例如氟西汀和复苏乐。. ^% I, l$ }' B
6.沉默疗法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对身体有损害的疗法之外,口吃患者都可以勇于尝试。许多口吃患者通过上面的一些方法,获得了语言新生。7 f s7 g! I' ~7 `
+ {9 u- T$ h- Q, b6 f5 ^6 N& E! l) L
影响治疗的因素
) N, E& y% u# A1 b. I与治疗口吃的一些因素和你的矫正态度,矫正观点,矫正中的所作所为有关系并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了会对矫正过程产生实质影响的方面,例如,人的感觉、情绪、压力、注意力分散、获得他人帮助、动机等等。
; g: s% F) a2 o: R+ _1.感觉和情绪
5 `7 L6 p3 Q' [; {& f# V$ W3 h r2 }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口吃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障碍。它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种复杂的功能紊乱。对心理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口吃大体上由于口吃者不惜一切地避免口吃所引起的。
+ X( J3 R: G5 E4 u2.紧张与放松, R! W/ \0 i, c/ z q; A0 I I5 }+ }
由于恐惧使肌肉过度紧张,所以肌肉的放松是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目标。紧张,由于恐惧而产生,在激发患者的口吃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也是患者语言困难的直接触发器。
, o- O: ^" ^/ T* b4 u3.转移注意力; v- G/ l0 F4 z/ L. S3 a0 q
当你预期会遇到语言困难的时候,转移你的注意力,可以暂时掩盖你的恐惧。7 T. S* V- O( P1 X$ e) ^
4.争取别人的支持。* N7 f9 o! X, B# @( @0 n! [8 R8 r
* X& H9 Y' F8 r! P
u, O2 q" @/ f. H! U来源: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口吃科学论 小语 如需咨询口吃矫治相关问题,可加老师微信:kouchi520qq- f( h/ V( d' p) T3 O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